首页banner

科技部牵头定十二五新能源落实政策

   发布日期:2011-04-22     来源:腾讯汽车    作者:腾讯汽车    浏览:1962    
赵福全:感谢万部长的评论。由于时间的原因,现在我们把话筒交给我们的参会者,大家针对各位领导的观点有什么疑问可提问。

    提问:我是一家美国公司的,我相信大多数国外公司都想进入中国市场。但是看中国电动车市场发展的时候有一个问题,现在到底中国是一个充电的模式,还是换电的模式?这让我们感到比较困惑。这个模式如果早一些明朗会更好一些,会对汽车未来的发展更好一些。

    电动汽车模式应以市场需要为出发点

    万钢:这个问题是大家都关注的问题了。我想到底电动汽车今后是充电的模式,还是换电池的模式,可能是从消费者的习惯角度出发,而不应该从政府的角度来决策的。我的经验上看来,2010年在上海世博会的时候,我们用了近1000辆电动汽车,有一些不同的模式,得到了验证。

    包括我们在全国的25个城市中的使用得到了一个验证。比如说大客车、中巴车上,换电池的模式相当成功。换下来的电池可以在晚上充电,每天只要更换一次电池,而更换一次电池的时间也就在8到10分钟。大家设想一下,这是在一个12米的大客车上。所以说这已经被公交公司代表了用户的利益所接受了。可以说今后这个模式会逐渐地被使用下去。

    但是我也看到一些使用资料,在小型的家用汽车上,很多用户更加倾向于晚上在家里充电,因为他一天驾驶也不过就是几十公里。所以,他晚上在家充电就够了,这对他就更加容易。这可能也是一种消费模式。但是,我想出租车、物流车、将来随着高速铁路在中国的普及,到一个城市的租赁车,都会采用更加合适的换电池的模式。但是换电池并不是轻而易举。刚才Ted Roberlson说了一句话,换电池的汽车,按照现在的结构,挂在汽车下面的底盘上,在机械强度,在机车的结构运行过程当中,包括它的噪声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这样的话,随着换电池技术发展,可能我们汽车的结构也会产生变化。结构变化的时候,换电池要逐渐多起来。

    我刚才从细节上分析了一下,总的说起来,最后采用什么样的商业模式,是汽车企业汽车制造商,根据客户的使用习惯和消费者最后认为什么方式最方便,而最终形成的一种约定一种模式,而政府在这个过程当中,起到了一个推波助澜服务的作用。我们会在一定的时候,在政策发现有阻碍作用或者缺乏推动力的时候,会大力地推动一种商业模式的形成。

    就像我们2010年在推广半导体LED照明的时候,大力地推动了能源租赁、能源服务合同的商业模式。在短短的一年当中,就在全国的23个城市中推广了超过了160万盏的节能照明的使用。我们会按照机车供应商、运营商和消费者认为最合适的一种模式,来推动新的商业模式的产生。但是,我想说的是,这也是我们建立一个电动汽车示范城市,特别是国际示范城市的一个重要的目的,来探索消费者对于电动汽车的需求。

    科技部牵头制定十二五新能源汽车落实政策

    中国能源报:我有一个问题提给万部长。现在十二五规划已经出来了,我们想了解一下,科技部在十二五规划中对电动汽车的专项规划重点在哪里?目前对电动汽车或者新能源汽车上,技术攻关现在有没有一些具体的政策?

    万钢:刚才十二五规划,从2011年到2015年这个五年规划,这里面明确了新能源汽车是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科技部在这个基础上,会同相关部位,如发改委、财政部、工业及信息化部、教育部共同进行了落实十二五规划这样的具体补助。科技部主要是负责关于今后的研发和发展过程,我们在这个过程当中还是制订了科技部的发展规划,这在我们的网站上已经有所介绍了。

    我简单说几句,我们仍然会注重电动汽车的关键基础的技术,就是电池、电机、电子控制以及相关的电子使用件作为关键技术的研发。同时,我们支持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作为主流的发展。

    同时,面向长远,同样要支持好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发展一定要兼顾目前和长远。

    在实施的过程当中,要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汽车制造厂、零部件厂、大中小企业和产学研紧密结合形成联盟,推动电动汽车事业的发展。

    同时,做好示范应用的工作,像十城千辆的扩容扩量的过程,使电动汽车通过示范应用的过程,能够走向市场。

    做好标准规范方面的工作,特别在安全规范标准方面的工作。

    支持电动汽车发展的一系列的政策,包括它的商业模式的发展,都是我们要关心的事情。

    最后,我还是想再强调关于国际合作,中国的欢迎所有的汽车制造商,能够把汽车参与我们的国际示范项目。

    同时,政府也支持中国的汽车制造商能够参与,目前我们共同合作的就是电动汽车示范的国际项目,已经有十多个国家政府表态参与了,我们上海和美国洛杉矶也已经建立了示范城市,据我所知德国的一个城市也和武汉建立了对口示范城市的项目。我们希望通过综合性的国际性示范城市推动我们的国际合作。
    David Sandalow:愿与中国合作制定标准

    中国汽车报社:刚才万部长讲到国际合作的时候,他说愿意把中国的市场拿出来,作为国际合作的平台。关于国际合作上,我希望听到David Sandalow在这方面给我们有更多好的建议。

    David Sandalow:非常感谢你的提问!我想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之所以重要,因为美国、中国都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非常强大的共同利益。我们两边会相互受益。主要就是能够让电动汽车不断地发展,包括随着汽车总体数量的发展,电动汽车的发展。从美国的角度来说,我们希望中国有更多的电动汽车,我也相信如果美国友更多的电动汽车,中国也会受益。

    这不仅是中美两方面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当然也适用于欧洲、日本、南美等等。我们已经跟中国进行了一些合作伙伴的项目,我们不断地推进我们共同的研究,包括电池技术的研究。我们还有一个项目,把中美科学家聚合在一起,研究电池技术的关键技术开发。而且我们还有一些合作,同样能够更好地利用具有创新性的业务模式,这是我们非常乐意看到的。

    我们还有一些相关项目,是和标准化有关,或者使我们两边的相关标准更加地协调一致,起到更好的作用。比如说整个汽车的接口在两国之间都是相同的话,就能够推广得更好。全世界都在看中国,因为中国发生了很多的变化,而且有很多的事情可以引起大家的兴趣,我们非常愿意和中国的科技部一起携手,包括在汽车行业我们愿意和其他的政府一起就这个话题进行合作。

    万钢:中国和美国不光是示范,这个示范已经有十几个国家参加了。中国和欧洲在电池技术的研究上也有紧密的合作。中国的大学和德国的大学已经建立了联合研究中心,在澳大利亚,中国和澳大利亚的一些大学也建立了联合研究中心,赵先生所在的吉利集团在澳大利亚的研发合作当中就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我们在科技方面的合作,有力地推动了企业之间的合作,也有力地推动了世界汽车企业的互相合作。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